近日,我院心胸外科成功為一名左肺上葉舌段良性腫瘤患者施行了全胸腔鏡下左肺上葉解剖性舌段切除術。該手術的成功施行,標志著心胸外科在微創(chuàng)領域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全胸腔鏡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術在胸外科屬于高精尖手術,在衡陽市尚屬先例。
劉女士因間斷咯血行胸部CT檢查發(fā)現左肺上葉舌段不張,舌段支氣管根部一大小約2×2cm病變,考慮良性病變可能性大,且病變局限于左肺上葉舌段,患者肺功能為中度通氣功能障礙,決定施行胸腔鏡下左肺上葉解剖性舌段切除術。手術由心胸外科副主任馬昌云主刀,歷時1個小時,順利完成胸腔鏡下左肺上葉舌段解剖性切除,術中出血20ml,術后患者恢復順利,第1天病人就能下床活動,第2天即拔除胸腔引流管,5天出院,減輕了病人病痛,節(jié)省了住院費用,病人及家屬都非常感激。
肺段是組成肺葉的一個解剖單位,肺葉由多個肺段所組成,雖有其固有的支氣管、肺動脈和肺靜脈,但段與段之間肺組織是相連的,并無解剖學上的分離面,因此肺段的切除技術比較復雜,要求較高。局限于一個肺段的病變,特別是良性病變或者早期的惡性病變、肺轉移瘤及肺儲備功能較差的肺癌患者,可行肺段切除術。其優(yōu)點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健康肺組織,肺功能損失少,手術創(chuàng)傷小。但是操作復雜,技術上要求較高。肺部解剖結構復雜,血管變異多,有時腫瘤侵犯血管及周圍組織手術更加困難。因此,全胸腔鏡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胸外科屬于高精尖手術,要求術者有熟練的胸腔鏡手術經驗,目前國內只有少數醫(yī)院能開展該術式。
目前,我院心胸外科已經能夠熟練進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肺段切除、袖式切除,全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氣管病變切除重建等高難度高水準手術,且診療范圍仍在不斷擴大。該科專家將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全面分析,反復權衡,最終選擇最適合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真正符合“微創(chuàng)”及“精準醫(yī)學”的治療要求。
相關鏈接:
1、肺段切除術的優(yōu)點
對于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療,國際上一度比較流行的是以肺葉切除為主,占肺手術的70%甚至更多。對肺良性疾病而言,肺葉在以往通常被認為是進行外科治療的最小切除單位,以確保肺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效果。但是,肺葉切除存在正常肺組織切除過多、肺功能保留不夠等缺陷,甚至與目前外科學所追求的微創(chuàng)理念背道而馳。
而肺段切除僅切除病變范圍的肺段,避免了整個肺葉的切除。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對肺部手術認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肺段切除可以在盡可能減少創(chuàng)傷、保留肺功能的同時達到與肺葉切除相同的治療效果。與肺葉切除相比,肺段切除擁有以下幾個突出的優(yōu)點:
1.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僅切除病變的一個或幾個肺段,減小了肺葉切除對組織的損傷;
2.正常肺組織切除少,肺功能保留多,對術后肺功能的保留優(yōu)于肺葉切除,對術后機體功能的重建與恢復有十分明顯的益處;
3.對于雙側病變的患者,肺段切除可以為二期手術留下足夠的肺功能儲備。
2、哪些患者適合進行肺段切除術
1.肺良性疾?。悍味吻谐饕m用于肺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療,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炎性假瘤,肺膿腫等;
2.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尤其是位于肺外周1/3直徑小于2cm的早期肺癌可以行肺段切除并進行系統(tǒng)性淋巴結采樣、清掃。有研究表明,術后病理為ⅠA 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術的術后復發(fā)率及5 年生存率,同肺葉切除術相比沒有明顯差異;
3.其他肺惡性疾?。簩τ诜喂δ苁芟薜脑l(fā)性肺癌患者,同樣可以使用肺段切除。
3、完全胸腔鏡下的肺段切除術——微創(chuàng)胸外科的高難度標志性手術
傳統(tǒng)的肺段切除仍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開胸操作,開胸操作所造成的手術創(chuàng)傷大、疼痛明顯、術后機體恢復時間長、肺功能難以恢復等缺陷一直以來是困擾患者以及胸外科醫(yī)師的難題。
隨著胸腔鏡技術的引用與開展,開胸手術的缺陷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彌補。全胸腔鏡下肺段切除僅需在胸壁上打1-3個1cm的小孔就可以進行病變的切除,具有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恢復快,肺功能保存好等優(yōu)點。與傳統(tǒng)開胸肺段切除手術相比,進行全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鎮(zhèn)痛藥用量、肋間神經阻滯需求和睡眠障礙均明顯減少,留置胸腔引流管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術后并發(fā)癥明顯減少。
但是完全胸腔鏡下肺段切除存在相當的難度。其對手術者的技術水平要求非常高,不僅需要具有熟練的傳統(tǒng)開胸技術,而且必須具備高超的胸腔鏡技術和豐富的胸腔鏡手術經驗。
(馬昌云)